• <ul id="awas4"><sup id="awas4"></sup></ul>
    • <strike id="awas4"></strike>
    • 
      
    • <fieldset id="awas4"><menu id="awas4"></menu></fieldset>
      禮品定制電話:020-8217-8509 業務:186-8890-0781
      51搜禮網首頁|領先的企業禮品解決方案供應商!微信:186 8890 0781
      廣州禮品公司 >> 禮域禮品 >> 禮品資訊
      送禮的變遷
      發布人:www.tokyocoder.com 瀏覽: 發布時間:2013年10月11日
            送禮的變遷。送禮是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,它存在于人類社會的各個時期、各個地區。禮的尊敬之意需要有一定的外在形式來表現,這就是禮的儀式,如禮拜、洗禮、獻禮、典禮等。于是,在我國歷史上便有了關于禮的典籍——《儀禮》《周禮》《禮記》等,也有了專司其職的部門——禮部,今天的外交部也設有禮賓司。
          目前這種被異化了的送禮之風,成了行賄的手段、腐敗的溫床和社會風氣的腐蝕劑,早已與送禮的本意南轅北轍。因此,為加強廉政建設,凈化社會風氣,一定要還原送禮的本來面目,莫再讓象征意義的“送禮”變成全無止境的“送利”了。但愿每一個黨員領導干部,能夠借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東風,堅持正確的送禮觀:多一點精神,少一點物質;多一點感情,少一點銅臭;多一點友誼,少一點利益。再也不要打著“送禮”的旗號,干那些與“禮”毫不搭界、甚至玷污“禮”的事情了。
          禮的本義,是對先人和神靈的尊敬,到了后來,才逐漸演變為世人之間的相互尊敬,如禮貌、禮讓、以禮相待等。在儒家思想占統治地位的過去,禮成了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屬于倫理道德的應有之義。
          一件理想的禮品對贈送者和接受者來說,都能表達出某種特殊的愿望,傳遞出某種特殊的信息。禮品是一個宣言,它既宣告了你與接受者的關系:普通的朋友、友善的親戚、感激下屬的老板或是一位熱心的崇拜者。
           在祭祀先人和神靈的禮儀中,總要擺放少許寄托敬意的牛羊等禮品,它是人們精神的物化。但禮品是有嚴格限制條件的:它必須包含敬意,否則就只能是“物品”而已;它是專門敬獻給先人和神靈的,而不是在世之人的相互贈與;它只具象征意義,略表寸心,故不能鋪張。可以看出,“禮”基本上屬于精神范疇,雖然禮品有一點具有象征意義的物質內容,但它所表達的仍是精神層面的東西——尊敬之心、懷念之情、祈禱之意。
          人人都贈送和接受禮品,不管送禮是否自愿,每件禮品都須經挑選后方能送出去。因為禮品是你人品的延伸,對方從中能衡量出你的興趣,甚至包括你的智慧和才干。送什么,如何送都會給人留下重要的、持久的印象。對方如何接受也同樣如此。
          不管我們承認與否,禮品對雙方都有意義,它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。我們對禮品的渴求也就是對贊同、慈愛、理解和愛情等的渴求。我們贈送與接受禮品的行為牽涉到生活的許多方面。通過禮品我們可以激勵他人、教育他人、可以取得控制、獲得補償,可以顯示知識和修養、表達友善和愛心,也可以擴大個人的影響。
        但不知從何時起,送禮從先人和神靈的世界來到了人間,在世之人也開始送禮了,如聘禮、壽禮等。也許是隨著剩余產品的大量出現,人們覺得精神之“禮”有點虛,不足以表達敬意,已到了非要拿點實物不可的地步了。但這時送的禮還沒出“格”,還有敬意在其中,且都是“千里送鵝毛——禮輕情意重”。孔子的學生為謝師恩,送給老夫子的也只是幾條臘肉而已。
      ,
      tag:
        本文由廣州禮域禮品公司發布,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: http://www.tokyocoder.com/news/918.htm
        文章所推薦產品亦可提供定制(特殊除外)具體可詢工作人員。
      最新推薦